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,许多古诗中都有描写中秋节的经典名句。以下是一些中秋节古诗名句:

1. 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”张九龄《望月怀远》

2. 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”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

3. 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”李白《静夜思》

4. 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”苏轼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

5. 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”张继《枫桥夜泊》

6. “秋空明月悬,光彩露沾湿。”孟浩然《秋宵月下有怀》

7. “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”苏轼《阳关曲·中秋月》

8. “江上秋风动客情,山高水远寄愁心。”张祜《中秋月》

9. “皎洁秋空月色新,远山隐约水边村。”苏辙《中秋月》

10. “西北望乡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。”白居易《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》

这些名句不仅描绘了中秋节的美丽景色,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、亲人的思念之情。你有没有在某个中秋的夜晚,独自一人仰望那轮明月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乡愁?或者,你是否曾在与亲友欢聚一堂时,不经意间吟诵起一句古人的诗句,仿佛穿越时空,与先贤们共赏这同一轮明月?中秋节,这个承载着团圆与思念的节日,自古以来就与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无数文人墨客,在皎洁的月光下,用他们的笔触,描绘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中秋古诗名句经典。

一、月下思乡,情意绵绵

中秋节,是团圆的节日,也是思念的节日。当夜幕降临,明月高悬,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想起远方的亲人,想起那些曾经共度时光的故人。古时候,交通不便,人们一旦远行,往往就是一去不返。因此,中秋节的思乡之情,显得尤为浓烈。

李白在《静夜思》中写道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这句诗,简单质朴,却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。月光如水,洒在床前,让人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霜。抬头望向天上的明月,心中不禁涌起对故乡的思念。这种思念,是如此的深切,如此的绵长。

杜甫在《月夜忆舍弟》中写道: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”这句诗,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。诗人身在他乡,看到今夜的露水格外白,想到这是因为今夜的月亮格外明,而那轮明月的故乡,正是他日夜思念的地方。这种思念,是如此的强烈,如此的刻骨铭心。

王建在《十五夜望月》中写道:“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?”这句诗,则将思乡之情扩展到了所有人。诗人观察到,今晚的月亮如此明亮,人们都在望着月亮,不知道这秋天的思念,会落在谁的家。这种思乡之情,是如此的普遍,如此的深刻。

二、月下怀人,深情款款

中秋节,也是表达情感的好时机。人们会在月光下,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,共赏明月,共叙情谊。当然,也有那些身处异乡,无法与亲人团聚的人们,他们会在月光下,寄托自己的思念,表达自己的情感。

苏轼在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》中写道: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这首词,是苏轼在中秋之夜,思念其弟苏辙时所作。词中,苏轼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,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。他希望弟弟能够平安健康,也希望自己能够与弟弟早日团聚。他发出了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祝愿,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。

李商隐在《嫦娥》中写道:“云母屏风烛影深,长河渐落晓星沈。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”这首诗,是李商隐对嫦娥的同情和赞美。诗人想象嫦娥在月宫中的生活,认为她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,独自一人守着寂寞的月宫,夜夜承受着思念之苦。

三、月下咏月,意境悠远

中秋节,是赏月的最佳时节。一轮明月,高悬在夜空中,皎洁明亮,引人入胜。无数文人墨客,在月光下,留下了许多咏月的佳作,为这轮明月增添了无尽的诗意。

李白在《关山月》中写道:“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。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。”这句诗,描绘了边塞地区的壮阔景象,也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。

张九龄在《望月怀远》中写道: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!”这句诗,将海上的明月与远方的情人联系在一起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。

杜甫在《八月十五夜月》中写道:“满月飞明镜,归心折大刀。转蓬行地远,攀桂仰天高。水路疑霜雪,林栖见羽毛。此时瞻白兔,直欲数秋毫